9月3日上午9时,北京天安门广场庄严肃穆,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a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此隆重举行。在众多受阅方阵中,我校信息工程学院大数据专业学生刘全兴身着戎装,位列预备役方队,用铿锵的步伐、利落的姿态,光荣地接受党和人民的庄严检阅,用青春热血书写了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学子的使命担当,展现着新时代青年的风采。

从校园到军营:一颗初心点燃报国志
刘全兴,这位来自陕西商洛的青年,2002年4月出生,自小就对军营有着无限向往。2020年,他考入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大学,成为大数据专业的一名新生。在这一年的学习生活中,他刻苦努力学习专业课知识,能力得到了提升。2021年9月,他怀着对绿色军营的无限向往和对国防事业的崇高敬意,毅然选择了入伍,成为了海军陆战队某部的一名战士。
“海军陆战队,那是一支有着光荣传统和卓越战斗力的队伍。当穿上那身梦寐以求的军装,站在军旗之下,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与使命。在部队的日子里,每一天都是充实而又充满挑战的。
清晨,当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大地,我们就已经在操场上集合,开始了一天的训练。跑步、俯卧撑、仰卧起坐,这些基础的体能训练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。我们一遍又一遍地重复着动作,只为了能够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,为接下来更艰巨的训练任务做好准备。
在战术训练中,我们趴在坚硬的地面上,忍受着泥土和沙石的摩擦,认真地学习每一个战术动作。低姿匍匐、高姿匍匐、侧姿匍匐,我们不断地练习,力求做到动作标准、迅速。每一次训练结束,我们的身上都会布满伤痕,但我们从未有过丝毫的抱怨。因为我们知道,只有在平时的训练中严格要求自己,在战场上才能更好地完成任务,才能保护好自己和战友的生命安全。”
正是在这样的训练和任务中,他不断地成长和进步。被所属单位评为“四有优秀士兵”,这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,更是对未来的激励。

退伍不褪色:复学启航待展新篇
“2023年9月,由于个人学业未完成,我不得不做出一个艰难的决定——退出现役,重返校园。当我脱下那身珍爱的军装时,心中充满了不舍和留恋。但我知道,无论我在哪里,我都是一名军人,军人这两个字已经刻进了我的骨子里。”
重回到校园后,他并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。努力学习文化专业课知识,每天都泡在图书馆里,汲取着知识的养分。同时,他还积极配合学校展开新生入学军训相关工作。在担任军训教官的过程中,他将自己在部队学到的知识和技能,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新生们。教他们如何站军姿、如何走正步、如何整理内务。告诉新生们,军训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学会一些军事技能,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的纪律意识、团队精神和吃苦耐劳的品质。
看着新生们在指导下,从一开始的散漫无序,到后来的整齐划一,他感到无比的欣慰。同时,他还荣获了“优秀教官”“先进个人”荣誉证书。

千锤百炼的荣光:七个月淬炼阅兵风采
2024年,一个意外的电话,让他的生活再次发生了改变。当接到海军部队的电话,有幸被确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预备役人员。当他听到这个消息时,他的心情无比激动,仿佛又看到了那身熟悉的军装,又听到了部队里那响亮的口号声。
在完成体检和政审等有关程序后,他被光荣地授予了海军预备役军衔,重新回到了人民军队的怀抱。那一刻,他深知自己的使命并没有结束,而是又一次踏上了新的征程。
当他再次穿上军装的那一刻,他对着镜子中的自己说:“刘全兴,你要时刻牢记自己的责任和使命,无论何时何地,都要为祖国和人民而战。”
怀揣着这份军旅情怀,当接到阅兵通知的那一刻,心情简直无法用言语来形容。仿佛又回到了那个火热的军营生活,又回到了那个充满激情和斗志的训练场。
“我清楚地记得,第二天我就启程前往集结地报道。在去的路上,我的心中充满了期待和兴奋。我想象着阅兵场上那庄严的场景,想象着自己正步踢过天安门时的那种自豪和荣耀。当我到达集结地后,看到那一张张熟悉而又陌生的面孔,我知道,我们又将一起并肩作战,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。”
“披甲归营,奔赴战位,决胜战场”,这是我时刻准备践行的庄严承诺,也是我身体力行为实现强军誓言的实际行动。请相信,当祖国召唤的号角响起,我们这些“离队不离志、退伍不褪色”的预备役军人,会第一时间背起行囊、重返战位。让我们把对先烈的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,把阅兵场上的铿锵步伐,变成强军路上的坚实足迹——若有战,召必回!若有令,战必胜!让我们携手共进,继承和发扬革命先辈们的光荣传统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!
请祖国放心!请人民放心!

